編者按:余大纬自2016年9月开始担任经管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同时负责经管学院分党校(南校区)组织管理工作,长期工作在学生黨建工作的第一线。在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作风上时刻警醒,锤炼自身。在工作中熟悉业务,开拓创新,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实践活动丰富、发挥作用明显”的要求,积极开展学生黨建工作,为学院学生党务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勤學善思,不斷提升黨務工作能力
作爲一名黨務工作者,他深知,必須具備優良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才能承擔新時期黨務工作的更高要求。作爲支部書記,他帶領支部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日常生活中,他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不斷提升理論素養。近年來,他參加過黨支部書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網絡培訓班,積極參加學院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活動,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戰略部署,知行合一,不斷增強個人政治上的堅定性和對客觀事物的洞察力,增強思想的前瞻性、眼光的敏銳性和工作的創造性。
二、聯系實際,努力開創黨務工作新成效
学生第三党支部目前共有学生412人,其中党员28人,学生横跨南北校区,涵盖三个专业,党员培养考察任务重。为了保质保量地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和管理工作,他紧密联系学生黨建工作实际,深入交流,积极思索,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开创党务工作新局面。
(一)組織建設有保障
支委建設:2020年7月10日,支部委員會作出調整,由余大緯擔任支部書記,陳家軍擔任組織兼紀檢委員,陳潤擔任宣傳兼青年委員。支委會成員分工明確,團結互助,戰鬥力強,積極投身于黨支部的全過程與全方位建設中。
制度建設:爲牢固樹立黨員理想信念,提高黨員政治素質。黨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黨內生活制度健全,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支部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于疫情期間積極運用線上多媒體學習,線上交流會、理論研討等。疫情期間支部召開的網上疫情防控動員大會,支部黨員參與率達100%。黨支部密切聯系群衆,支部成立研討小組,學習貫徹上級黨組織的決議和意見。積極帶動黨支部與團支部的聯系,協同策劃組織20級新生班級團日活動10余次,整個支部呈現一個團結協作、戰鬥力凝聚力強,形成基層黨建創建活動紮實有效開展的良好氛圍。
內涵建設:爲加強黨支部質量提升建設及內涵建設,支部嚴格落實黨員發展工作制度。做到公正、公開、公平,真正把那些品學兼優、爲人正直、入黨動機端正、群衆基礎牢固的同學吸收入黨。協同黨員隊伍,采取分類與全過程育人措施,大一進行學生適應教育,建立班導制度,協同推進全過程管理,已建設6支戰鬥力強,積極活躍的班委團隊;大二進行規劃教育,17造價、房産專業共有6人參軍入伍,現已有4人退伍複學,順利完成軍旅生活;大三進行考研指導,17造價、房産考研報考率達48.6%;大四進行求職創業指導,16工程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均取得較好成績。
(二)黨員教育有抓手
支部學習有計劃:每年度組織支部黨員參加1次集中學習培訓,培訓時間達32學時;每年支委會成員學習培訓時間達56個學時,並參加1次集中培訓;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共産黨員網、安徽先鋒網等開展黨員教育。
理論學習有深度:爲提高支部黨員的自身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支部每月都組織全體黨員認真進行理論學習。支部書記積極參加線上相關培訓學習,參加金寨幹部學院培訓學習,並爲支部成員和黨校學員上黨課,並開展現場討論,分享黨課培訓的個人心得體會。
實踐育人有溫度:爲加強黨員對黨的思想認識,增強黨員實踐教育的活力以及加深支部黨員與班級群衆間的情感紐帶。支部每月展開一次黨員活動日;組織黨員與擬發展對象經驗交流會、團建活動、黨員與班委隊伍交流沙龍、師生同創策劃會等實踐活動;積極建立黨員朋輩傳幫帶作用,組織20級新生班委團隊成功策劃舉辦了組織無領導小組討論大賽、朋輩說分享交流會、校園街采、電台制作、冬日長跑、垃圾分類、迎接‘轉專業’新生等活動,累計參與人次達1800人,並在校園網、‘建大青年說’、易班等平台進行宣傳報道。
(三)支部創建有成果
黨建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督促党员努力上进,将促进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与发展。
思想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重點內容、結合運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結合主題黨日活動,抓好經常性黨性教育。積極舉辦讀書分享、志願服務等系列主題活動。培養一批學生骨幹,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16工程畢業生積極投身于建築工程基層一線工作中。學生龔徐婧榮獲2108年度感動建大道德模範;學生李惠在安徽省學憲法講憲法比賽中榮獲三等獎;畢業生黨員張子健考取蜀山區2018年度“三支一扶”,積極投身于黨的基層一線工作中,積極投身于家國的建設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與黨同心同德,與祖國風雨同舟,與人民共發展,與時代共奮進。
學風建設:17級造價1班獲2020年度校先進班級稱號、支部王俞茜同學獲國家獎學金、支部高潔,劉晶晶,金玲,王夢雨,陳潤5名同學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王俊傑和董續晴同學獲社會獎學金、王俊傑同學被授予校2020年度標兵稱號、陳家軍同學被授予2020年度優秀共産黨員稱號。16工程共計123名畢業生,考研報考率53%,28名同學考取研究生,錄取率23%,近一半同學錄取雙一流高校,其中黨員10名。20級會計學、造價、房産專業晚自習出勤率、到課率均在98%以上。
社会实践:黨建工作以党员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春蕾计划”“爱心幼儿”“百里毅行”“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无愧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創新創業:積極響應國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加強黨支部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的有力抓手。支部黨員王俊傑、王俞茜同學在“中新蘇滁高新區杯”第十四屆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創客之星(金獎)”、陳潤同學獲“第十二屆‘創新創業‘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唐軍霞同學獲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校級一等獎等榮譽。
(四)育人載體有創新
余大纬于2018年9月创办“建大青年说”融媒体平台,以“三全育人”为理念核心,与黨建工作紧密结合,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融入学生工作创新,班级建设,师生同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打造安徽建筑大学青年人社群,致力于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栏目及活动,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型,创新型育人平台。现平台育人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平台关注用户近 1500 人,平台累计发表推文 140 余篇,累计阅读量达 6 万次。举办线下育人活动近 30 余次,累计参与近 4000人次,拍摄原创视频 20 余支,全网播放量达 15万次。相关成果多次在校园网要闻和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教育厅网页发表。通过各媒体平台,引导学生畅谈相识、互助、责任、爱国和梦想,以共情拓展视野,培养个人情怀、建大情怀、家国情怀,积极参与安徽建筑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五)疫情防控有擔當
支部力求把學習的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深化學習的關鍵是要聯系實際、注重實效,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真正落實到忠誠信仰上,落實到嚴以律己上,落實到勇于擔當上。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支部黨員們作爲青年一代勇于承擔起使命與責任。支部方琳晨和武輝同學自發參與加入社區志願者,日複一日地堅守于自己的崗位,陳家軍,邵鳳婷,劉雅傑同學于學院組織捐款之前自發進行捐款,支部爲疫情捐款共計852.4元,爲疫情防控貢獻綿薄力量,努力發揮先鋒模範的作用。
三、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崗位職責
作为支部书记和辅导员,最本质的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是黨建工作。为使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指导学生黨建工作时,始终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抓发展,二是抓后期教育,并使两个环节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为了掌握发展对象真实状况,把好入口关,经常找积极分子谈话,听取群众评议。在入党后教育方面,认真研究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采取“广引导、早选苗、重培养、慎发展、多锻炼”五个环节的工作模式,确保党员永葆政治本色。同时,在学生工作中,以服务学生成才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和服务。加强党支部和党员的服务意识,凝聚和引领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形式,帮助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
在黨建龍頭工作的引領下,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支部黨員在學校及學院社團、班級活動中擔當重任。作爲支部書記,他將力爭在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做到爲人師表,清正廉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成爲一名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的優秀黨務工作者。(審稿:陳國中)